民族英雄林则徐是怎么死的?
提到林则徐,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虎门销烟”这件事。这位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者,他领导了禁烟运动,第一个奋起组织抵抗外国侵略,并放眼世界,探求新知,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被称为“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然而1850年,即清朝道光三十年,66岁重新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驰赴广西赴任,日夜兼程百余里,到广东普宁县洪阳镇后于11月22日猝然去世,弥留之际所大呼的 “星斗南”。这样一位朝廷官员在赴任途中忽然死亡,引发了人们种种猜疑。
这个“星斗南”究竟暗含何种隐喻?林则徐是福建人,福建话“星斗南”的发音与 “新豆栏”相同。而“新豆栏” 是广州十三行附近一条街名,当地聚居洋商。
时人张幼珊在《果庵随笔》中提出,林则徐因为”虎门销烟”,而得罪了”广州十三行”的人。(炒米科普一下: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是当时清朝唯一合法对外贸易的窗口,所以食利甚巨,他的收入大部分归于皇帝内傥!)
所谓“你断人财路,人要你性命”,但林则徐又是钦差大臣,所以林则徐在职时,不便下手。这次林则徐去广西就职,路过普宁(原文写作潮州),十三行的人买通厨子,在肉汤里加了巴豆,最后林则徐本来年纪就大,而且旅途劳累,结果活活拉死了。林则徐的儿子虽然也怀疑父亲被毒害,但是一想到要开棺验尸,怕有辱父亲封疆大吏的名节,便没有追究此事。
但在史料里有据,钦差大臣突然死了,朝廷总是要追查死因的,在林则徐死后,黄华珍讲所有诊疗记录,都交给朝廷,朝廷的太医们看了,得出诊疗无误的结论,最后还给黄华珍赐了”杏林春满”的匾额。所以炒米联系到十三行的最终受益人,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广东《东莞县志·逸事余录》里甚至直接指出了谋害林则徐的是广东十三洋行总商伍氏(伍绍荣),因为伍氏曾被林则徐在查禁鸦片时缉拿,因此对林则徐记恨在心,这次听说林则徐起任广西巡抚,伍氏担心林再次复职督抚广东,所以就特地派亲信对林则徐施行谋害活动。
真相究竟如何?现在已经无法找到实据了。我们只能去翻《清史稿》,但《清史稿》里只记载了林则徐“行此潮州,病卒”。
也就是说林则徐积劳成疾而死,到了普宁时病情恶化乃是其直接的原因。毕竟林则徐一生为官四十年,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曾经自称“身行万里半天下”。这种长期走南闯北的动荡生活,给他的健康造成了极大损害,也是在情理当中的,至少在史料里解释得过去。
则徐就是十三行害死的!但是这事的起因还是得追嗍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的英国人“马嘎尔尼”事件中,是乾隆皇帝的愚昧无知留下了后患无穷!
1793年前后是西方英国工业革命大航海时代,英国人意气风发的商业贵族搞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并精选了几百箱礼物及世界最领先的发明成果来到北京,目的就是献给乾隆帝并能推动中英交往,达到贸易的权利。
由于乾隆皇帝的闭关锁国的愚昧无知,虽然感到惊奇,仍然来一句“与天朝体制不合,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天朝皇帝如此,臣下溜须拍马的乾隆帝近臣“和珅、福康安”等更是没有好脸色,此埋下了伏笔。
之前的“南怀仁”等传教士曾经来华介绍世界“五大洲”板块理论,不服;我堂堂中华大地“天圆地方”怎么会是世界一小部分,一代文忠纪晓岚虽然收入《四库全书》,他还是不服!
不懂贸易惹的祸-麻木!
不懂贸易还毫无礼貌的对待,使英国人大为恼火,一直到了“道光”年间还是麻木不仁。道光十四年(1834年),英国开始对中国进行挑衅。
这时间的“鸦片”开始流入中国,道光帝派“林则徐”广东禁止鸦片交易,虎门销烟后,此时的“道光帝”开始有兴趣了解有关外国事物。
他问林则徐:“洋人在中国买几千个幼女是供妖术之用,是否有其事?
”林则徐答:外国雇佣的是华人做仆役,不是搞妖术!
道光帝又问:外国鸦片是不是掺和人肉配制?林则徐答:不是!
被称誉为中国第一位“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回答了道光帝的问题。
自此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南下广州主持禁烟,林则徐在广州向道光帝发奏折说:“英国要进攻中国,无非乘船而来,他敢闯入内河,一则潮退水浅船胶澎裂;再则伙食不足;三则军火不继白来送死。”
还是对西方的世界理解不够,认为西方人腿直,不能弯曲,且是二十岁女子主持的国家,不足为奇等等愚昧语言,就这样,英国人发动了战争,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中国的禁烟使英国人遭到了失败,但是并没有消停,以英国人义律向清政府进行挑衅性进攻,收集情报观察中国军队战斗力,于是义律挑起了九龙之战等六次战斗。
由于一些满清官员唯利是图,与洋人勾结,在定海一战揭开了中国人民深重灾难的历史第一页。
这场鸦片战争最终战败,追究责任的时候,清廷的主和派群起攻击林则徐,理由是“禁烟过激”、“断绝贸易启衅”才引来英国人。道光帝听信谗言,林则徐遭到问罪。
道光帝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的罪名革职查办并发配新疆伊利。
得罪十三行遭毒手
林则徐是在1845年以到花甲之年才被启用的,先后任职于陕甘、云贵等地,当了几年巡抚总督准备回老家养病。由于1850年间洪秀全在广西扯旗造反,声势浩大,咸丰帝想到了林则徐,派往广西督办军务。
林则徐由福建星夜兼程赶往广西的路上,突然发病,并在驿馆内猝然逝世。林则徐突然的蹊跷病死据其儿子回忆,当时就怀疑十三行。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是毫不含糊,曾经严厉打击惩办、惩罚很多十三行的鸦片贩子,其中有一位鸦片贩子总办叫“吴紹容”,被林则徐抄了他家的万贯家财,并索拿大牢,他曾经扬言:定要杀了林则徐。
林则徐自打处理鸦片贩子一事,十分小心,但是在这次去广西的路上竟然让“吴紹容”买通的厨师“郑发时”下药毒死。因为这个郑发时是林则徐在广州时候的“厨子”,林则徐是认识的,后来他到了广州的十三行给洋鬼子当厨子。不过,对林则徐的死也是持另一种说法:年老体衰等等。当然找证据没有,怀疑被暗害是据理推断而已。
等林则徐反映过来,那厨子“郑发时已经桃之夭夭”。一代名臣就这样死在小人之手。今日林则徐的至理名言历历在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是被人毒死的。
林则徐晚年的时候本来已经归隐,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被朝廷任命前往镇压。从老家前往广西途经广东的时候,身体已经非常虚弱。林则徐向家人提出希望喝粥。接下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家人专门找了一个善于熬粥的厨子。另外一种说法是有一个曾经为林则徐做过粥的厨子主动找上门来。做完粥之后,厨子拿了赏钱,立马就走了。家人也没有多想,不过林则徐很快就开始腹泻,最终不治。家人这个时候才想到要赶紧把厨子抓回来,但一无所获。
林则徐的家人并没有深究此事,所以林则徐之死也就成为了一个历史谜案。根据当时人的猜测,厨子很有可能在粥当中加入了巴豆。巴豆是一种中药,有剧毒。服用之后可以引起严重的腹泻。在临床上一般是用来治疗便秘的。厨子本身和林则徐没有恩怨,应该是受人指使。但背后主使是谁现在没有办法确定。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当时在虎门销烟当中受了经济损失的洋商,另一种说法是当时林则徐的政敌。我个人认为,后一种说法的可能性更大。主要原因在于洋商虽然在虎门销烟当中受了损失,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得到了英国政府的补偿,当然这实际上是从战争赔款中获得的。之后又凭借着鸦片贸易合法化赚取了巨额利润。所以对于林则徐的痛恨,其实并不至于要置他于死地的地步。而且此时距离鸦片战争爆发已经有10年之久。如果真要报复,也应该是在虎门销烟之后立即报复,拖这么长时间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