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左宗棠?
左宗棠,洋务运动领导人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与其他三位相比左宗棠的仕途并不顺利,三次参加会试均不中,这可能因他自幼喜读经世致用之书有关,他对历史、军事、经济、地理、农业、水力等都颇有研究。没能考中进士这也成了左宗棠一生中很长一段时间的痛,在他做了封疆大吏之后仍念念不忘。在1875年西征时六十多岁的左宗棠候竟然要回京参加会试,朝廷当然知道他真实的想法,于是光绪帝直接赐其进士。
左宗棠的主要功绩就是收复了新疆。由于太平天国运动使清廷耗费了大量精力,再加上陕甘地区动乱的波及,新疆也出现了混乱局面,中亚的阿古柏乘机入侵了新疆,沙俄也于1871年占领了伊犁,左宗棠上书朝廷力主收复新疆。当时李鸿章为防日本则主张以海防为主,于是引发了著名的“海防”“塞防”之争。朝廷最终听取左宗棠的意见优先解决“塞防”,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现在回头再看“塞防”“海防”之争,左宗棠确实比李鸿章更有远见。)左宗棠制定了“缓进速决”的作战方针,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击败了阿古柏,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境。之后左宗棠又多次上书朝廷讨论收复伊犁之事,清廷于1880年派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出使俄国谈判收复伊犁事宜。与此同时左宗棠率兵向伊犁进发,此次出征左宗棠抬棺而行表示誓死收复伊犁的决心,最终迫使沙俄做出妥协,伊犁得以收复。伊犁收复以后左宗棠又奏请朝廷建立新疆省,并以乌鲁木齐为省会,使新疆很快的恢复了元气,对新疆实施了更加切实有效的管理。
中法战争爆发以后,1884年9月左宗棠以带病之身任钦差大臣督办闽海军务,多次挽救战局,最终1885年9月5日在福州病故,死在了任上。
左宗棠毫无疑问是民族英雄。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潭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 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一生成就是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运动和技术改革、平定陕甘、收复国土新疆,建设大西北等功绩。
可惜的是左宗棠血腥屠杀而让后人诟病,在清朝时期的梁启超和曾国藩对于左宗棠的评价是:“左公乃是五百年第一伟人”和“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可以看出左宗棠的事迹总归是功大于过的,对于中华民族统一是有突出贡献的。左宗棠的才学与本领,让中国免于外族的再一次侵略,维护了国家的稳定,而现在一些人说左宗棠嗜杀成性,而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也只不过是逼不得已,为中华民族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让其有着足够的震撼能力。